前輪轉向是最為普遍的轉向方式。其轉向原理為前輪隨駕駛員意圖轉向,后輪產生彈性變形進而隨動轉向。
由于前輪和后輪轉向分別發生在車輛橫擺前后,在緊急轉向時產生較大的質心側偏角,誘發甩尾等現象,降低車輛的操縱穩定性;也難以駕馭狹窄路段,駕駛靈活性不足。
基于對低速靈活性與高速操穩性的追求,主動后輪轉向(ARS)技術應運而生。可以讓后輪轉向角度最高達到6°,使轉彎半徑減小15%。
后輪轉向系統2種工作模式
低速和小角度轉彎工況下:后輪將相對前輪主動進行反方向轉動,能夠有效減小整車的轉彎半徑,提高轉向靈敏度 高速工況下:高速時后輪與前輪同向轉動,減小橫擺角速度與側向加速度的相差,并壓縮質心側偏角以改善駕駛員視野,提高車輛的操縱穩定性 目前,后輪轉向技術受限于復雜的傳感器和控制器設計,為整車布置帶來很大困難,僅在部分高端車型上應用。 但在新能源車輛飛速崛起的背景下,面向中大型轎車或SUV車型,后輪轉向技術將迅速地“走入平常百姓家”。 后輪轉向技術基于電子電氣架構,更易在純電平臺上實現;其次新能源車型受限于電池大小,導致普遍軸距較長,對前后轉向聯動的需求更加迫切。 德科智控后輪轉向技術即將面世。 大型“真香”現場,你準備好了嗎?